EN
400-139-4349
滁州X电池新材料废气治理工程:布袋除尘+两级活性炭技术实践
发布时间:2025-08-19

项目背景与需求

“双碳”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政策驱动下,滁州某电池新材料企业(年产30万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)面临废气治理升级需求。其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气兼具三大特征:粉尘浓度达1500mg/m³(含镍钴锰等重金属颗粒),非甲烷总烃(NMHC)浓度超2000mg/m³,且伴随高温(120-150℃)及浓度波动(±40%)。项目需满足《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30484-2013)表3限值(颗粒物≤20mg/m³,NMHC≤50mg/m³),并实现废气处理设施与生产线的协同高效运行。

治理难点剖析

成分复杂性:废气含重金属粉尘与VOCs共存,需兼顾除尘与有机物去除;

温度干扰:高温废气直接进入活性炭层会降低吸附效率,甚至引发自燃风险;

波动适应性:生产批次切换导致废气浓度骤变,传统固定参数设备易出现排放超标。

创新技术方案

工程采用“布袋除尘预处理+两级活性炭深度净化”组合工艺,构建五重控制体系:

布袋除尘器:采用耐高温滤料(工作温度<260℃),配套脉冲清灰系统,除尘效率达99.9%,有效捕集0.1μm以上重金属颗粒物;

一级活性炭罐:填充蜂窝状活性炭(碘值>800mg/g),吸附大部分非水溶性VOCs(如苯系物),吸附效率达85%;

二级活性炭罐:采用高碘值颗粒活性炭(碘值>1000mg/g),确保最终排放NMHC浓度稳定低于30mg/m³;

智能控制系统:通过颗粒物与FID在线监测仪实时跟踪数据,自动调节清灰周期及活性炭更换节奏;

余热回收装置:利用高温废气预热新鲜空气,年节约天然气消耗相当于80吨标准煤。

方案优势与实施效果

高效达标:系统运行后,颗粒物排放浓度稳定低于15mg/m³,NMHC浓度低于25mg/m³,优于国标;

资源回收:年回收重金属粉尘50吨(回用于原料生产),节约原料成本200万元;

节能降耗:余热回收使综合能耗降低30%,吨废气处理成本从180元降至65元;

运行稳定:滤袋更换周期延长至18个月,活性炭更换周期达10个月,设备故障率下降75%。

行业示范价值

该工程验证了“布袋除尘+活性炭吸附”组合技术在电池新材料行业的高效适用性,其“粉尘与VOCs协同治理+余热回收”的设计理念为复合废气治理提供了可复制方案。项目获评安徽省绿色工厂示范工程,相关技术被纳入《长三角新能源产业环保治理技术指南》,彰显了技术创新与低碳发展的协同效应。通过此改造,企业年减排颗粒物135吨、VOCs 180吨,以实际行动助力滁州打造“世界级锂电池之都”,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
安徽淳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
地址: 安徽省合肥市上海路188号中建智立方二期C座
服务热线: 400-139-4349
邮箱: Trafo_01@163.com
手机端